最小抑菌濃度(mic)試驗/藥敏試驗
通過抑菌實驗,可以評價該藥物或該物質的抑菌性能,也可以測定某種物質的最低抑菌濃度(MIC,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一般常用的方法有紙片法、牛津杯法和二倍稀釋法,其中紙片法和牛津杯法的原理是一樣的。
公司提供以下三種方法的抑菌試驗。
一. 紙片法
紙片法也被稱作紙片擴散法,是將含有定量抗菌藥物的濾紙片貼在已接種了測試菌的瓊脂表面上,紙片中的藥物在瓊脂中擴散。在藥物擴散的同時,紙片周圍抑菌濃度范圍內的測試菌不能生長,而抑菌濃度范圍外的菌株則繼續生長,從而在紙片的周圍形成透明的抑菌圈。
不同抗菌藥物抑菌圈的直徑因受藥物在瓊脂中的擴散速率的影響而可能不同,抑菌圈的大小可反映測試菌對測定藥物的敏感程度,并與該藥對測試菌的最低抑菌濃度(MIC)呈負相關,即抑菌圈越大,MIC越小。
紙片法目前已經被認為是一種權威的用藥指導依據,但由于該方法只能定性,因此紙片法通常被用來做藥物敏感性試驗。
二. 牛津杯法
牛津杯法又稱杯碟法,將已滅菌的牛津杯置于試驗平板中,往杯中注入一定量的待測樣品,培養一段時間后測定抑菌圈大小的一種方法。由于待測樣的抑菌效果不同,因此抑菌圈的大小也會不同。
三. 二倍稀釋法
在抑菌實驗中,為了評判某種藥物的抗菌功效,最低抑菌濃度(MIC)是非常重要的指標,利用二倍稀釋法可以得到MIC值。凡能抑制試驗菌生長的最高藥物稀釋度為該藥的最低抑菌濃度(MIC)。
將待檢藥物先以合適的液體培養基在試管或96孔板內進行連續稀釋,每管內再加入一定量實驗菌液,培養后,觀察細菌生長情況,與空白對照比較,以肉眼觀察培養基清亮且未見細菌生長的最低濃度判定為該藥物的最低抑菌濃度。將無細菌生長的藥物和菌種劃線接種到新的瓊脂平板上進行培養,進一步確定該藥物的MIC。通常每菌重復3次,求平均值。
項目內容
飛凡檢測質檢報告流程:
1、 提供產品資料
2、 工程師根據您品資料的產品推薦合適檢測項目,并給出報價
3、 確認報價沒有問題,然后把樣品送到我們實驗室
4、 支付檢測費用,安排檢測
5、檢測完成,出具檢測報告,郵寄給客戶
咨詢熱線:18018131362
關于飛凡
飛凡檢測致力于打造國內專業的第三方檢測服務公司,不斷優化整合市場檢測資源,飛凡檢測與多家科研院所,如上海同濟大學,蘇州大學,SGS,TUV,以及國內眾多知名的檢測公司進行深度合作,共同為國內制造業服務,為中國的制造業開拓海外市場保駕護航,為我們日常生活的健康安全樹立標桿;公司目前工程師百余人,95%以上是本科以上學歷;我們合作的實驗室通過CNAS,CMA(EZ),所出具的任何一張報告都有CNAS,CMA資質,確保出具的每份報告都具有權威的法律效力。
為什么選擇我們
市場需求和成熟的模式給了我們成功的保證